电话传真:010-51385789 手机:1371603478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养生
  
活动预告更多>>
2014年12月27日(农历十一月初六)下午2点30分,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宗性法师,将在北京福慧慈缘佛教文化会馆,为大家进行现场开示。  详情>>
·12-20 生梵法师将在福慧慈缘会馆引领大家颂...
佛事用品更多>>
W020141216280523382230.jpg 新年商务礼物送领导送父母中国邮政礼品邮册...
  它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套唐卡邮票; 它还是一座便携式的佛堂,里...[详情]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

http://www.club.cn   2009年05月11日   字体: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著名、最古老的中医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奇异之书。它不像西医书籍那样总在解析生理、病理等专业词汇,它帮助我们认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比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

曲黎敏教授继畅销书《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后再品《黄帝内经》,书中详细阐释了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病变及相关中医对治,讲授了中医望闻问切常识等,帮助人们简明认知人体发生病变时的微小征兆,指导人们尽早发现身体的疾患并及时医治。这既是实用的人体智慧之书,也是养生与生命智慧之书。


人身难得,我们的身体比大脑聪明,却需要多年修炼。真法难闻,北京中医药大学名教授曲黎敏庄重开讲。中国难生,惟有中国才有如此智慧而玄妙的养生经典。

《黄帝内经》是智慧之书,而不是知识之书,是可以让一个民族怀着隐秘的热情世世代代、反反复复去阅读的书。
——曲黎敏

第一章 中医的定义
中医使生命长生——“方技者,皆生生之具”
中医是对生命的细致体会与关切——“医者意也”
第二章 健康的生活方式——养生的四个方面
养性情
养睡眠
养居处
养房事
第三章 五脏与中医意象思维
什么是五行
人体五脏之象
第四章 《灵兰秘典论》的五脏解读
《灵兰秘典论》解析
心为君主之官’
肺为相傅之官
肝为将军之官
脾为谏议之官
肾为作强之官
五脏之外——膻中
第五章 不可轻视的六腑
胆为中正之官
胃为仓廪之官
小肠为受盛之官
大肠为传道之官
三焦为决渎之官
膀胱为州都之官
第六章 中医是如何看病的
扁鹊使虢太子起死回生
中医看病之“望”
中医看病之“闻”
中医看病之“问”
中医看病之“切”
生病的四个层次与中医对治
第七章 人生智慧与养生智慧
扁鹊的医术与境界
寿限与养生
人生的道德修养与养生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中医的定义

在汉代,关于中医有两个定义,一个是在《汉书·艺文志》当中提到的“方技者,皆生生之具”,还有一个是在《后汉书·郭玉传》里提到的“医者意也”。这是关于中医的两个非常著名的定义。

中医使生命长生——“方技者,皆生生之具”

“皆生生之具”,这个和现代医学的很多定义是不一样的。所谓“生生之具”,就是使生命长生的工具。中国的医学到底是指什么?其实,指的就是使生命能够长生的工具。传统文化中,经常会出现一个词,叫“长生久视”,就是说不管人活到多大岁数,都要眼不花、耳不聋,这是一个关于生命质量的问题。得老年痴呆症的人也可以活很久,可是他的生命质量不高,没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状态。中国的传统医学实际上强调的是要让生命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怎么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这是中医学一个很重要的内涵,就是我们经常会讲到的养生问题。

中国古代的“养”字,写得非常有意思,它是指一个人赶着四只羊,在放牧。

“养”有爱护和放牧的意思。所以养生首先要爱护自己这条生命,然后还要牧养它。所谓的“牧养”就是让生命自由自在地生长,保持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养生不是单纯地不生病,而是使生命质量获得提高。中医永远是把质放在量的前面的,一个人即使活到一百六十岁,但如果他得了老年痴呆症,那也是没有意义的。

中医是对生命的细致体会与关切——“医者意也”中医的第二个定义就是“医者意也”。在很大程度上,有些中医问题是很难讲清楚的,很多医家都说,最上等的医生,都是在谈这个“意也”。“意也”来源于“医之为言意也”,这句话最早出现在《郭玉传》里。

《后汉书》里曾经记载过一位大医家郭玉,在他治病救人的过程当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说,一些富贵的人来找郭玉看病的话,郭玉一定要让这些有钱人或者官僚穿上穷苦百姓的破衣服,住到破房子里,才能给他们治好病。当时的皇帝就问郭玉为什么要这样,郭玉说这就是“医之为言意也”:那些人的地位、气势摆在那儿,他觉得那些人对他不信任,处在这种状态之下,他自己很恐惧,意念和想法就会受到干扰,就不能集中精神为病人看病。还有一个故事,是说有一天皇帝想试验郭玉的脉法,就让“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找了一个手腕漂亮得像女人的手一样的男子和一个女子躲在帷帐之后,这两个人各伸出一只手来,让郭玉把脉。郭玉把完脉以后,就觉得非常奇怪,他说这个脉象很怪,好像不是一个人的脉,而是两个人的。因为脉有阴阳,脉分男女,郭玉从脉法上一下就判断出这两只手不是一个人的手,皇帝从此特别佩服他。

“医者意也”的来源

郭玉说:“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腠理”是什么?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腠理”指的是人们的肌肤腠理,其实就是指生命。“巧”就是指医生的针灸治疗。郭玉说生命是至微至妙的一个东西,如果医生要去医治人的生命,需要“随气用巧”,即医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气去把握一切。医生在给别人扎针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如果在扎针时,出现一点点问题,就会“毫芒即乖”,就是说出一点差错就会酿成很大的错误。

医生对“医者意也”理解的层面不同,他们医术的高低就会不一样。实际上,“医者意也”涉及悟性、感觉和神明的问题,这属于医学中很高的一个层面。

在《黄帝内经》当中有一句话,叫做“下守形,上守神”。西方社会强调的是“形”这个层面,即肉体层面,给人体的定义是——人是机器。所以现在很多人就像对待机器一样对待身体,总是想着怎么样去修理它。但是中医不同,中医强调的是气和神的层面,所以《黄帝内经》又说“下守关,上守机”,真正高明的医生,都是守着神明,是用意念、用神来看病的。

(本文来源:  编辑:王燕妮)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 2005-2011 佛教在线佛事用品中心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支持单位:佛教在线-经营单位:福慧慈缘(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福慧慈缘QQ群:104957979
Tel: 010-51385789 13716034788     E-mail: 649414492@qq.com     QQ:649414492
地址:北京王府井东安大街53号锡拉胡同(金钱豹/王府世纪北)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821号 京ICP备11043272号-